张银宽、张党旗:府谷第一大村——墙头张家窑峁

请点击上面蓝字“府谷文化”关注我哟!
府谷第一大村——张家窑峁
张银宽、张党旗/文
窑峁属墙头乡,位于黄河岸边。该村东西宽2公里,南北长4.9公里,总土地面积9.8平方公里,耕地4164亩,其中水浇地3500亩。全村现有1500多人,且98%以上人口姓张。人口多、面积大、居住集中,在全县是第一大村。
窑峁村北的紫城砦是陕西明长城的起点,墙头由此得名。长城从河曲石梯子跨越黄河进入陕西,形成一个巨大的口子。任何口子均非一墙之浅,两步可越,毫无防御纵深。过去,这里每逢冬季黄河结冰,河面竟有四里之阔,晋陕蒙浑然一体,天堑变通途,历来为河防重地。从墙头村北与紫城砦之间所修筑的城墙,使得长城跨越黄河形成的这个口子有了十里之遥的防御纵深。紫城砦以南即是中常山的东坡,算得上天设之险。有了保河台至紫城砦的十里河防纵深,冬季黄河结冰后北方游牧民族顺河南下无法上岸,难以找到落脚之处,更无法越过现墙头村西侧的山梁进入黄甫川。紫城砦筑于明永乐年间,早于明长城而筑,历来为府谷境内重要的河防要塞。余子俊领筑府谷境内的长城时修筑保河台至紫城砦的这段河防工事。从保河台至紫城砦,随形就势,巧借天险,铲削挑堑,打墙筑台,既是重要的河防工事,也是明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据《张氏家谱》记载,明朝永乐七年(1410年)由陕西富州洛川楼房原迁移至窑峁,区划为合河都九甲。先人奉召迁移至此,伐林拓荒、耕作渔猎、繁衍生息,数年后终为望族名村。本族从四世分支五门,窑峁为大门,其他四门分别移居西峁、尖堡则、磁窑沟、柏林殿,系同宗同族。现在张氏辈分最小的已是第23代,距今已有600年,可谓历史悠久。
窑峁背依大山、面临黄河、地势开阔、资源丰富、交通便利、信息畅通、环境宜人、民风淳朴,是块风水宝地,堪称“塞上小江南”。1949年10月尧峁设为一乡,属麻镇八区公所。1958年12月窑峁组建星光大队,属麻镇公社。1961年10月撤销星光大队改为窑峁大队,属墙头公社。1984年5月窑峁大队改称为窑峁村民委员会,属墙头乡人民政府。1951年3月窑峁村农民张东才办起府谷县第一个互助组,首次试行评分记工制度。1952年2月窑峁村为全县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试点社。1953年3月成立了榆林地区第一个初级合作社。1955年将初级合作社转为榆林地区第一个高级合作社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,窑峁人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土地、水资源,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智慧,重科技、调结构、兴产业、促发展,形成以花生、玉米、瓜菜为主导产业,尤其是花生品质优、种植面积大,产量占全乡的50%以上。2008年7月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为第六批花生生产标准化示范区。同时,被县委、政府规划确定为高效生态农业园区。
窑峁文化底蕴深厚,村内有两处戏台,每年二月十九传统庙会文化,此俗代代相传,久盛不衰。届时陕蒙晋临近信士弟子及周围十里八乡善男信女,成群集队前往膜拜。主要有大戏、八音会、禅院和尚坐堂诵经、应院僧人吹笙吸管佛事、九曲黄河阵、送瘟船等活动,十分隆重。七月十五是尧峁张氏家族祭祖日,届时戏剧助兴,杀羊祭祀,供奉祀品,以孝先祖,陕蒙张氏家族游子回乡寻根祭祖,探亲访友。1997年农历7月张氏家族筹资8万元重建祠堂,纂修家谱。此乃张氏家族史上一大盛事,旨在“重建祠堂孝先祖,纂修家谱育后人”。
窑峁地灵人杰,历来尊师重教、尚德崇文、世代人才辈出,族人张立苗明皇封榆林守府、骠骑将军、光禄大夫,张立位明皇封龙虎将军、副将、副总兵,张文斌曾任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厅长。早在清朝乾隆四十一年(1781)族人张正行已筹建学堂,招收学生,从未间断,一直办学至今,是全县最早办学的村子之一。上世纪60年代办起了初中。恢复高考制度以来,陆续考上大中专的学生有94人。
改革开放30年的建设、发展,窑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,基础设施日臻完善,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。我们相信,窑峁人一定会把窑峁建设成为生活富裕、环境优美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陕北高效生态农业大村。
 作者张党旗简介 
作者简介:张党旗,笔名茅庐清雅,府谷人。中华诗词学会会员,府谷诗词学会会员,府谷县作家协会理事,现供职县委部门。

投稿请发邮件至:
[email protected]
微信投稿:
13227921162
爱府谷,爱文化,爱生活,
欢迎投稿!